【新唐人亚太台 2018 年 01 月 12 日讯】黏扣带,俗称魔鬼毡,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,应该不陌生。接下来的新闻专题,我们为您独家专访,全台最大黏扣带专业制造公司总经理 戴宏怡,同时带您前进台湾桃园厂的产线。一起看到,公司成立33年,如今台、越厂区员工数,从30人成长到371人、营业额达新台币8亿元,专注本业的同时,戴宏怡,还积极培育人才团队,为黏扣带寻找新价值。
上千条纱线,朝同个方向汇集,这是全台最大黏扣带专业制造商的生产基地,30多年屹立不摇站稳市场的关键,就在盘头大小。
记者 李晶晶:「这个盘头集结了2000多捆的纱线,用来增加储料量,大约有500公斤,比其他工厂缩短5倍接纱的人工成本。」
整经后的纱线,仿佛上千条面线,通过中框,织成高密度的黏扣带,每平方英吋有300多个毛圈,近80台织带机,24小时不停运转,平均一台至少要2颗盘头,光是台湾厂区1年产量就高达1.5亿米(m),足足绕地球3圈半。
全台最大黏扣带专业制造公司总经理戴宏怡:「主要就是在82年,我从桃园要迁厂到观音的时候,在最后一个阶段,我毅然决定把盘头从100公斤,一次就提升到500公斤。(当时)全世界只有两个黏扣带工厂用这个。」
散发书卷气息,61岁的戴宏怡,是这家全台最大黏扣带专业制造公司总经理,国贸系毕业的他,毅然投入黏扣带产业。民国67年是黏扣带产业兴盛时期,6年后,公司成立,是台湾第16家业者,初创期,营业额曾一度排名最后,戴宏怡运用管理专业、电脑系统与制度建立,凝聚士气与人心。
全台最大黏扣带专业制造公司总经理 戴宏怡:「在这几年我想这个理念上,有一点转变,现在变成说,品质服务还是第一,但是后来应该是创新,会是一个重点。」
全台最大黏扣带专业制造公司总经理戴宏怡:「这个产品是我送给政府,带到泰国,然后给参加会议的所有的人,那我们故意把国旗印上去。行李带绑我们的行李,所以开会的那时候,就有300面国旗,在泰国飘扬。」
戴宏怡开心介绍团队得意之作,行李带,还有集线带、浏海贴等创新运用,戴宏怡都归功团队。其实在20多年前,正当台湾黏扣带厂前进中国,戴宏怡熟知人才与团队的重要,决定留在台湾组织研发团队,直到2007年才拓展海外,投资越南,目前研发团队至少10人,堪称黏扣带产业最多。
全台最大黏扣带专业制造公司总经理戴宏怡:「所以我就一直等,等到2007年才去(越南),那到现在,他们有一点后悔,因为他们太早去,赚钱的时候没有去培养团队。那这个就是说,有一点像后发先至,也不要说急于去,赚多少钱,就是把现有的团队照顾好,把他强化,耐心的去等,只要你真正有办法强化你的团队,建立起应该有的功能,有一天机会就来找你。」
懂得抓住机会,戴宏怡还要「异业结盟」,他的「异业」,是把黏扣带和「喷墨印刷」结合,宠物、水果等图案列印出来,跟相片相似度达95% ,加上黏扣带生产品质的高良率和高效率,未来成长可期。
全台最大黏扣带专业制造公司总经理戴宏怡:「它(消费性产品)的营业额一年才差不多1800万,相较于我们全部营业额差不多是2%,但是我也算,可以接受,那为什么因为它,已经奠定一个基础,它自己会赚钱。这个喷墨印刷加黏扣带,这个产品,应该会有一段期间的,发展,所以我也开始要思考要买第三台。」
全台最大黏扣带专业制造公司副总经理 戴世星:「主要的特色是经过这个UV灯的照射以后,它马上印刷完就做干燥。」
专注本业,往下游走,从工业用到消费性产品,戴宏怡要在台湾奠定品牌基础,由内往外,再创黏扣带产业下个经济奇迹。
采访撰稿:李晶晶
摄影后制:陈辉模